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832章 涓滴经济学

第832章 涓滴经济学(2 / 5)

他以天子的身份下诏,赐钱十万贯,将独乐园与迭石山庄都收为官物,并要求洛阳官府派人妥善保护。

这宫里面旁的可能会缺,但从来不缺想进步的内臣。

“贫困,岂是养士之道?”

司马康拿着这些钱,在其家乡遵照司马光生前遗嘱,买了数千亩的良田,并由范祖禹等人执行司马光遗愿,分与涑水本地百余户贫民,建立了一个糅杂了井田制和大宋时代特色的义庄组织的乡村社会。

“蒲相公以为然否?”赵煦问着。

但童贯的机灵和敏锐,还是尽显无疑。

他还是不能下定决心。

都堂和吏部还是御史台,都会围过来。

故此,都堂将他的内臣阶直接升到了东头供奉官,拿到了都堂的敕书与吏部的告身。

“若连士人都穷困潦倒,百姓又当如何?”

他的性格,有些类似那些江湖上混的绿林好汉。

文人士大夫们肯定是想要参观参观,感受一下司马光的人格魅力的。

“故孔子曰: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私德上,他无懈可击!

这位宰相拜相以来,就起码花了数万贯的钱,用于购置家具、装扮家宅,雇佣下人和歌女、姬妾。

“昔,孔子门徒,不仅仅有兖国公(颜回)、河内公(子路)等先贤,也有龚丘候(南宫括)……”

这能忍吗?

“若其再用圣人之义,来与乡邻往来,扶危救困,救济孤寡……那这就是君子了!”

蒲宗孟和苏轼,还真是亲戚。

因为,离开官家是容易,但再想回来,怕就难了。

因为,寄资的内臣,只能在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的差遣里打转。

赵煦听着,笑道:“汝自己仔细考虑吧!”

在赵煦想来,司马光的故居和陈列着包括资治通鉴原稿在内的博物馆。

也是因为他是天子身边的内臣,外廷提防的更严重。

涓滴理论或者说涓滴经济学有没有用?是否合理呢?赵煦才懒得管!

赵煦看向冯景,问道:“冯景,可有兴趣出宫,去给童贯当上司?”

“臣等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加上赵煦赐的钱以及赐给司马光的丧事费用。

而且,冯景知道,他的供备库副使的寄资,想要转正,难度比严守懃要大多了。

打发走童贯,赵煦将一直在自己身旁侍奉的冯景,招呼到身边,然后问道:“冯景,以你观之,这童贯怎么样?”

冯景楞了一下,有些犹豫。

“朕给相公一个参观方向罢……”

大宋朝的几乎所有下人、仆人。

包括侍妾,也是如此!像是包绶的生母孙氏,就是包拯的侍妾。

“总之,尽快答复朕!”

赵煦道:“朕的想法,就是想请相公,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来重申圣人之道,归正天下之义,倡导士风……”

而不能出任外廷官职的话,实际上也就很难执掌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

从这,就可以知道,大宋朝的文臣日子有多舒服了!

这内池沼的鱼,还能翻天不成?蒲宗孟和崔台符,却都有些诧异,这种不用真饵,靠假饵来骗鱼的钓法,真的能钓上鱼?

所以,他根本不敢起外任的念头。

有些是童贯自己犯的,但有些却是下面的人犯下的。

只是……

彼时,严守懃还请客庆祝了呢!严守懃如此,他也不例外。

这两人,都喜欢雇佣嫔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