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一个好的t,确实很关键。
不过,最终韩维还是不情不愿的拿起了韩绛递来的文章看了起来。
《涓涓细流,可以济沧海》
正是,蒲宗孟开山立派的那篇文章。
不得不说,蒲宗孟的文章,确实很厉害。
不愧是濂溪先生的小舅子。
整篇文章,不过千余字,却是引经据典,从管仲说到陶朱公,从周公讲到孔子。
每一句都紧扣着儒家的政治正确。
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赚钱有理!有钱就是有仁义!有钱就是忠孝!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有钱,就会雇佣他人,越有钱,雇的人就越多,养活的人也就越多,给朝廷缴的税就越多!
所以有钱人越多,穷人越少,国家越富。
所以,只要有钱人拿钱出来投入生产,扩大生产,雇更多的人,缴更多的税。
那他就是君子!
就是天下的义士,国家的忠臣,宗族的孝子!
韩维看完,咽了咽口水,然后看向韩绛,良久悠悠说道:“看来,世人对于蒲传正,多有缪误!”
“观其文字,虽有所偏颇,但大节未失,大义尚在!”
这就是很了不得的评价了。
没办法!
谁叫他韩维,曾二知颍昌府(许州,元丰三年升格为颍昌府,而韩维是首任颍昌知府,同时韩家在韩亿时代,就在当地经营了,韩家兄弟皆在颍昌长社长大,韩亿及其诸子最后也都是归葬长社,至于为什么是韩维这个在颍昌长大的人,为首任颍昌知府,因为他是神宗的潜邸旧臣,而神宗即位前的封号是颖王),在当地有着庞大的利益呢?
不夸张的说,再这么下去,颍昌韩氏就要和相州韩氏一样了。
故此,朝廷才要拜黄履(吕惠卿岳父)为颍昌知府。
黄履之后,接任的人,也必定是吕惠卿一系的大臣。
这都是为了打压、限制韩家在颍昌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此,韩维才会对朝廷的一些政策不满。
尤其是如今经过调整的青苗法与免役法。
韩家这几年,因此大出血!
单单是每年多交的免役钱和免行钱,就达到了近万贯!
可没有办法!
因为,推动这些改革的人,叫韩绛。
这是韩绛的政绩!
所以,韩家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但,这一切都限于韩绛还活着。
一旦韩绛不在,韩氏诸子,定会掀起风浪。
而蒲宗孟的这篇文章,解决了韩家的大问题。
既然朝廷都赞同,有钱就是好。
那我们富一点,就是天经地义的。
于是,将来完全可以拿着这个当文章,和朝廷以及地方讨价还价。
韩绛看着面露喜色的弟弟,摇了摇头:“持国,看文章要仔细!”
他可太清楚自己的这个五弟了——只要没有伤害到他的利益,韩维还是很有些家国天下的心思的。
就如熙宁变法之前,他拼命的在先帝面前,赞美王介甫。
然而,当王介甫的变法,开始触及他的切身利益时,他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