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诡三国斐潜 > 第3727章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第3727章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2 / 4)

这一次是斐潜亲自指挥,下一次就是张辽上手了。

张辽熟练之后,还有一旁的许褚在跃跃欲试。

反正巩县有角楼六,箭楼十二,还有四门的城门楼,足够了……

对于大汉『土著』来说,统筹学可能是听都没听过的字眼,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去学习,以及本能的掌握一些粗浅的统筹技巧。

汉代已有大型工程,比如治河,比如宫殿,其实已经存在原始统筹的实践,只是没有理论化。尤其是没有从少数工匠以及学者之外的普及,所以关键不是对于张辽等人『教新』的东西,而是帮他们『悟旧』,并且总结自身经验中的规律。

『云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工役之理亦在其中矣。』

斐潜缓缓的对张辽,以及身边的中军将领军校说道。

『夫筑城凿渠,役卒万千;输粟转刍,牛马络绎。智者察其本末,拙者劳而费倍。何以然哉?时序未协,物力未调,人力未均也。』

『某谓之统筹之法。』

『其要有三。一曰「分务」。』

『譬如庖厨治宴,燔豕需三时,酿醴需五日,炙鱼需一刻。拙庖序次为之,宴成则旬日过矣;智者令醴先酿,再燔豕,待熟而并炙鱼脍,半日可成。』

『此谓「务有缓急,错而行之」是也。』

『二曰「次第」。』

『昔禹王导淮,必先疏洪渎而后筑堤堰。何也?若堤堰先成,则民夫困于泽中,材木没于淤淖;固今治河工者,当令采石与清淤同举,待水道通而石材适至,省徒返之劳。』

『此谓「后事待先事,如川流之相续」是也。』

『三曰「均物」。』

『如边关戍卒十万,冬衣未备。若命长安织室独供,机杼尽夜犹不及也。可分令三辅郡国同制,陇右输毛絮,蜀郡贡锦布,河东献枲麻。数月而衣被塞上,力省而功倍焉。』

『此谓「散重负于百肩,犹蚁群运粟」是也。』

『江河如是,战阵亦如是。察战阵如观星宿,北辰定则众曜序,荧惑急则促太史。务使人无暂歇之暇,物无积滞之患,则九仞之台可百日成,千里之渠不糜万钱矣!』

『一理通,则百理达。此非玄秘之法,乃工匠统筹之道也!』

正说话之间,前方阵地上的蓝色预备旗帜,相继举起,在风中招展。

斐潜目光扫过,看到所有预先安排的兵线都准备好了,便是微微转头问身侧的护卫,『用时几许?』

护卫看了看滴漏,喊道:『一刻半!』

斐潜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开始作战。

……

……

『红旗!举起红旗了!』

在赵闳身边的火炮手大声提醒道。

赵闳点了点头,伸手掀开在一旁的火药车上的木板,熟练的探入,捏起一块火药饼,上下检查了一下。

火药车是特制的,木板间隔不仅是刷了漆,还垫上了油布,并且填充了木屑和麦麸。

在木板间隔之中,是一块块的火药饼。

一块就是一斤。

零散的火药,则是在另外一个火药罐内。

在罐子边上有一个木勺,一勺平就是一两。

火药间隔火炮,有一段距离,然后火炮另一边又一段距离,才是火罐。

一名火炮手站在火罐边上,随时待命。

他负责点火,也负责防备点火的火绳,火把,火罐等危险物不威胁到火药,以及不小心引燃了其他火炮手的衣角等问题。

赵闳指腹感受着火药的坚硬,仿佛攥着一块即将爆裂的黑暗星辰。

『干布!清膛!』

赵闳拿着火药大吼道。

因为是第一次的试射,所以火炮内膛其实算是比较干净的,但是赵闳依旧下达了清膛的指令,因为他不容许有任何的残渣影响。

毕竟运输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会有什么砂石跳入炮口之中……

一名火炮兵抄起缠着厚厚布条的长杆,在赵闳号令之下,狠狠捅进炮口深处,运力搅动,然后抽拉。

炮膛内壁,干布条和青铜摩擦,发出细碎的声响。

如果是开炮之后,清膛布就要沾水。

多了,会影响下一次的发射,少了,就无法有效的去除火炮膛内的残渣。

最好的效果,就是清膛的布条杆快进快出,那些布条上的水在在接触滚烫膛壁的瞬间,发出『嗤』的一声轻响,腾起一小股白气的时候,就用力将杆子抽回,在冒出一股刺鼻的硫磺与金属烧焦的混合气味的同时,也将膛内因为热胀冷缩而剥落的灰黑残渣带出来。

因此,在火炮周边的每一个火炮手,其实都算不上『安全』,也谈不上什么『卫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