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
在贾敏看来,季戈传过来的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
因为她这胎便生的是个姑娘。
贾敏前些年生下了林家的嫡长子,如今又生下了嫡长女,儿女双全,很是让她扬眉吐气了一番。
再加上原本病弱的长子被送去京城后也身体大好,府中通房竟也在黛玉出生不久怀上一胎,扫清了之前所有流言,林家喜报频传,贾敏夫妻高兴得恨不能大摆三天宴席庆贺一番。
谁曾想,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远在京城的贾家竟背刺了他们?
贾敏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就算她母亲不在意她外孙女以后的婚事,宁国府没女儿也任由荣府胡闹,但她长兄贾赦膝下不还有个叫迎春的女儿?
就连她二哥贾政,不也生了个取名探春的庶女?他们完全不在意这两个姑娘未来的婚事?
再者,贾家族人也没意见?
多可笑,荣府的姑娘想入宫做宫女!
若非一切尚有挽回的余地,贾敏绝对能当场气晕过去。
她刚生了女儿!
贾敏都这般生气了,何况与荣国府隔了一层的林如海。
他恨不得当场写信三万字,好生问问他那两位好内兄,是不是被猪油蒙了心,竟做出这般不知廉耻之事。
好在贾敏及时拦住了他。
并非她偏帮娘家人,而是林如海信中措辞极为激烈,若真将信件送到她那两个兄弟手中,两家的关系只怕会就此破裂。
那到底是她长大的家。
贾敏将林如海的信件烧毁,自己亲自操刀,写了封措辞更温和但意思不变的信,林如海则给林淮写了封道谢信一并交给小厮,连夜让人送去了驿站。
林淮接到信后倒没太大反应,只与季戈提了一嘴,让她知道林海夫妻已经收到消息后便罢了。
他们虽与贾家是姻亲,但隔得远,元春入宫与否不会影响到他们。
给林海夫妻提过醒,此事也就罢了,之后时态如何发展,林如海夫妻到底能否制止贾家决定,也都与他们没了关系。
收到信的贾母大惊失色:“敏儿远在千裏之外,是如何得知我们想法?”
更让她心惊胆战的是,敏儿在心中隐晦警告,若贾家非要一意孤行,她定用尽手段搅和了这桩丑事。
但她选择隐瞒下来,只向贾家其余人说了贾敏知道此事且极力反对的消息。
林如海是她女婿,林家也是贾家最值得信赖的姻亲,她不能让两家的关系出现裂痕。
王夫人见贾母神色,心裏有了不好预感:“姑太太到底是咱家出去的,当年闺中伺候的丫鬟婆子也并未尽数带去林家,许是谁多嘴告知了她也是有的,老太太何必太在意?”
贾母横了她一眼:“那都快二十年前的老黄历了,就算有人惦记着敏儿,又哪儿来的胆子写信?”
贾敏到底是贾家出去的女儿,必须顾忌娘家的名声,不会将此事宣扬出去。
怕就怕告知贾敏消息的并非府中下人,而是京中权贵……
“元春小选入宫到底不好听,何况如今还未入宫?”贾母心中有了退意,“若一个操作不好,元春的名声可就坏了。”
她虽颇有些重男轻女,但元春到底是她膝下唯一的地孙女,待她总有几分感情。
王夫人急道:“老太太不如给姑太太去信,问是何人探知了我贾家的消息?”
贾母横了她一眼:“你当敏儿傻了不成?”
人家好心提醒敏儿,她若告密,这关系可就处不下去了。
何况给敏儿去信之人,也并不难猜,左不过是她年少时的手帕交,亦或林淮那一家子。
王夫人坐直了身子:“可是……”
贾母皱眉:“去将贾珍贾赦贾政叫来,我们仔细商量一番再说。”
贾家如今的境况,面儿上瞧着还好,但贾代善去后这许多年,底子早吃得差不多了,是必须有个人出面顶起贾家门户的。
可男丁不当用,只能寄希望于家中女儿。
贾母嘆气:要是元春大选时被皇上留了牌子就好了,也不至于让他们如今进退两难。
很快,贾珍贾赦贾政便来了荣庆堂。
贾珍是族长,最先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