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这句话究竟怎样理解呢,
其实隐含着某一判断,那就是,即便脱离了人类,完全与人类活动无关,“文明”这种东西也能存在,
只不过对人而言,一点意义也没有。
一旦洞悉这点,方然眼前便豁然开朗,也不会再纠结于“人在文明中的地位”这类问题。
这句话,说的再明白不过,“文明”这种东西,并不是非得要有人才行,但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待这句话,意识则是,既然身处盖亚文明之中,人类便有资格、也有能力去决定文明的形态,使其按自己的意志运作。
在这样的文明之中,人的地位,根本也无需担忧,
正仿佛打电子游戏的玩家,每一行动,都必须借助计算机与网络才能做出,难道他、或者她还要去怀疑,自己在这场游戏中的“意义”、“价值”是什么吗。
游戏,本来就是为玩家才进行,如果说玩家在其中有什么价值,
整个游戏过程,就是价值。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顺应客观规律,人类文明发展到空前高度时,应该有一种怎样的架构,阿达民才会放手让gmc之下的机构去设计。
不论文明明天会怎样,人,始终是唯一的主体,
一切设计都围绕这点来进行。
明天的文明,会是什么样,站在1510年的时间节点,阿达民只知大概,而不知细节。
这方面的繁杂工作,直到1511年春天的特别研讨会上,才逐渐形成一套基本完备的体系,重要的不是这套体系有多庞大,多覆杂,而是确保其顺应客观规律,顺应盖亚凈土的全体民众,对未来的热切期望。
在审阅过计划书后,方然想了想,让asa发送给艾米丽一份,
算是对之前那一问题的回应。
未来文明的光辉图景,一时半刻并无法详尽说明,不过,对人在文明中的主要位置——自身角色,方然已有很成熟的认识。
角色,在旧时代,更多指代的是“职业”,旧时代的民众皆有此标签,短暂而忙碌的一生,几乎都围绕职业及与之相关的求学、退休等时期,大多数人还没等见识这世界的广袤与奇妙,就匆匆掉落到时间列车外。
“职业”的存在,在过去,是生而为人的一种必然需求,否则便无法养活自己。
但是在新时代的社会中,这一概念就更适合用“角色”来代替,盖因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一个小群体,任何积极、创造性的行为,
都已不再是为了生存。
一言以蔽之,未来,文明中的个体,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完全由每一个体的现实需求与自身意愿而决定,继而便容易推出,到那时,社会中还存在的“角色”,必然都是直接与人打交道,为人的精神世界而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