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对威尔克斯地陨石坑的探索,程度还很有限,但粗略估计,这样一颗直径三百公里(也可能更大)的陨石,坠落到盖亚表面,
释放的总能量大约就在七百二十万亿吨tnt,相当于一百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
一颗巨大陨石的坠落,能量,就相当于“三工程”的年投送量,这是凸显了大自然力量的巨大,还是反衬了人类力量的进步;
抑或是兼而有之,总之,并不能认为“百万亿吨标准煤”的概念十分渺小,这不符合现实。
“三工程”二期竣工后,粗略计算,就可以知道近日轨道太空城与盖亚——月球体系之间的物质运力︰
每十二秒钟一个万吨级货柜,一年下来,就是236.52亿吨。
当然,在货柜装卸系统建设完毕之前,这些秒速五百公里的巨大“炮弹”,是很难被盖亚轨道上的接收器兜住,谈不上减速、装卸与质量补充,这一跨越上亿公里距离的“物资链”还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盖亚表面的生产建设,从材料、装备到能源,主要还是立足于自身来保障。
西历1546年,行星表面的“全产机”体系整合、重组,正如火如荼,“盘古”陆续翻新了体系中的一千多个生产节点、控制单元,搬迁特大型产业基地数百处,并同步调整盖亚天文防御系统的部署。
这一系列工作,主要目的,是将“全产机”高度集中,规划产能。
与此同时,作为第五次盖亚大战的前奏,“盘古”治下的机器大军,也在几年前开始行动,对盖亚生物圈进行“预处理”,
彻底清除盖亚表面的宏观生物。
一场大屠戮,大灭绝,是的就是如此,撇开道德与情绪上的诸多反应,既然决心要彻底掌控盖亚生物圈,那么,现存的无数宏观生物,从野猪、到红松,就全都是微生物寄生的活动污染源,必须彻底清除干凈。
这种做法,放在旧时代的世界,显然会被扣上一大堆“生态灾难”、“丧心病狂”的大帽子。
不过在今天,人类,即将彻底翻修盖亚,既然整个行星表面都需要重塑,一切都将被荡涤,附着在这表面的生物之结局,也只能是代价。
行动发起时,方然,盖亚凈土的管理员,刚刚进入“混沌”中枢进行意识迁移。
每一天在屏幕、或者说不清楚的什么渠道上,观看现场直播,一边是科研机器人采集标本、迁移植株、捕捉动物,一边则是大规模的砍伐、捕猎,无人机将奔逃野兔撂倒在地,飞禽纷纷击坠,大片荒草原熊熊燃烧,
即便明知这一切都是必然,他,还是会心头发紧,不自觉萌生某种针对同类的伤感。
这伤感,若干年前的自己,并不会有,当一个人自知必死、生命无多时,只会对微生物咬牙切齿,必欲处之而后快。
但现在,自己,与盖亚凈土的所有人,事实上已拿到了永不下车的票,
面对盖亚生物圈的毁灭,感触,自然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