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天玄地黄录 > 第四章 恨不相逢

第四章 恨不相逢(5 / 5)

邓禹道:“是不是关于秋选的事?老师你这就不对了,你应该把我也算上,我也跟你学过《尚书》啊,我决定了,今年要以你的门下弟子参加秋选。”

“你最擅长的不是《春秋》么?舍长取短,非智者所为,况且你已经被选为《尚书》经学的临时考核官了,不能以《尚书》经堂的博士弟子身份参赛。”

邓禹长嘆一声:“没想到老天爷连一个让我与大家共进退的机会都不给。”

“你们三个,各有所长,都是我所看好的弟子。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罢,这段大好时光很快便将去不覆返了。”

强华笑道:“老师认为,我们三个都有什么特长?”

“哈哈,这可能连你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便说给你们听听,日后可取长补短。悟悠,你还用我说吗?天生一副好唇舌,石头都会被你说动,能往天上飞啊。”

“老师,有这么夸张吗?我向来胸无大志,学成之后,就留在京城教教书算了。”

“嗯,这样也不错。京城裏的儒林,正是天下言论的一个风标,若能将那些读书人的思想好好疏导,引向大义,其功不小。”

强华躬身一拜:“谢老师指点。”

那人忽然仰天一笑,饶有兴致地道:“仲华精于谋略,善于观人,有将相之才。文叔则做事沈稳,谋定而动,有举贤使能之才,将来的成就可大可小。”

强华哂道:“仲华,没想到许老师最看重你这个半路弟子,你将来封侯拜相之时,可别忘了我这个难兄难弟啊。”

那人捻须微笑,又道:“若是际遇得当,你们都可成为名留青史的人物。文叔啊,你这个人,性格几乎找不到任何毛病,唯独有一点,为师还要提醒你一下。”

刘秀躬身一礼:“老师请讲。”

“遇事要学会一个忍字。尽抢风头,不是智者所为,韬光养晦,方显上兵之谋。试想若是我不能忍,早已像很多人一样被贬回乡了,哪有机会收到你们这样的杰出弟子?我多教出几个深明大义的好弟子,他王家便早一日败亡,天下早一日安定。”

三人闻言震惊,没想到老师竟是如此憎恨王莽。即便如此,他老人家却也能在王家的眼皮底下为官这么多年,这份忍的功夫自然是到家了。

“好了,我要走了,今天就到这罢。”那人缓缓转身,朝门口走去。

刘秀忽道:“老师,秋选的事,请指一条明路。”

那人回头一笑:“文叔,你是个聪明人,你应该明白,还会有别的结果吗?”

强华黯然道:“老师,弟子惭愧,是弟子害了你。”

“这未必是件坏事,为师老了,终于可以回家乡安度余生了。”

邓禹道:“不行,我这便回去,向那些被选拔出来的临时考核官晓以大义,让他们站到公平、正义的这一边。”

“事已至此,不管输赢,王家的人都会让我走,何必再大费周折?”

强华道:“那我们就这样乖乖认输了吗?真是气人。”

“不,比还是要比,且还要放开手脚地比。至于谁输谁赢,又何必太过在乎?日后自有公论。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代,不要留下什么遗憾就好。”

刘秀奇道:“老师,你刚才还教我做事要忍,这会准备与王家明着干了么?”

“我还有下半句忘了教你。当事情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便无需再忍。既然事情已成定局,我再无顾忌了,定要杀一杀王家的气焰,给世人一个警示。”

三人闻言精神一震,齐声叫好。

“这次秋选之后,你们作为我的得意弟子,定不会为朝廷所用了。但是,能留则留,这太学府确是个成就人才的好地方,把自己变得再强大一些,静待时机的到来。”

他说罢迈步而去,三人急忙出门相送。

“我倒是真的希望,你们三个都不要在京城做官,因为这裏真的没有前途可言,现在所看到的都是镜花水月,过眼烟云而已。”他蓦然回首。

大家都明白老师的意思,如今的朝廷容不下忠良之士,文武百官都得看王家人的眼色行事。天下离心已久,四海皆有怨声,如此下去,这京师岂是长久之地?

这似乎已是他老人家临别前最后的教诲,远处那沧桑的背影越发显得凄凉。

送走老师之后,刘秀刚想回屋,那边便有一人叫唤起来。他仔细一瞧,正是运货商那裏的伙计,看来是跟着许老师到了此处,一直候在附近。

刘秀独自走了过去,低声问道:“究竟有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上次的货主跟我们东家说,你这人做事仔细,她的货指定要你来运。这不,从南方新来了一批瓷器,你赶紧去罢,东西也不重,你一个人去就行了。”

“可是……明天才是咱们约定的运货日期啊。”

“货主催得急,你就去罢。以后啊,没有固定日期了,我随时会来叫你。”

刘秀愕然道:“好罢,我知道了。”

等那伙计走后,他站在原地思索了半晌,心中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是不是她急着想见我?

不知怎的,他想到这裏,心中竟也有一丝暖意。

难道我对她……

他吓了一跳,神色慌张地瞧了瞧周围。

好在强华和邓禹都忧心忡忡,没有看到他这副奇怪的表情,他这才放下心来。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