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梓洋想了想,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好像是因为我给他的电影写插曲认识的吧。”
“是《王冠》的插曲,他这人特怪,跑来片场找灵感,我们两个就是在胡杨峡认识的。”
“《王冠》我知道,当年的票房冠军,原来你们这么早就认识了啊?”
陈毕言一直支着耳朵听大家说话,总算听到个自己看过的电影,第一时间就举起了好奇的手。
陈梓洋靠坐在椅子上,他听了沈鹤时的话像是回忆一样闭上了眼睛,感叹道:“对呀,认识好几年了,说起来鹤时演的这部《王冠》这部电影也算成就了我吧。”
电影自上线之日就大火,热度居高不下,陈梓洋创作的同名插曲也在那一年真正响彻了大街小巷。
也就是那一年他火速出了圈,从一个歌红人不红的二三线小歌星跃身一线,在各大综艺卫视上刷熟了自己的脸。
“是互相成就才对。”
沈鹤时和他碰了个杯,电影固然拍得好,但陈梓洋献唱的插曲也为电影的最终效果起到了最大程度的增益。
“呵呵,我想起来,那边没有信号,我和鹤时那个时候没事做就往胡杨林里,芦苇荡边走走看看。”
陈梓洋眉眼弯弯,对于他而言,那段时间很美好,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灿金色的胡杨林哗啦啦的声音仿佛还萦绕在耳边。
“没想到我和梓洋不知不觉已经认识这么多年了,恍若昨日啊。”
陈梓洋举起手中的杯子,对着沈鹤时,“为友谊干杯!”
“干杯。”
大家靠在一起其乐融融说着话,聊过去也聊未来。
只有唐观,躺在地毯上,双手扣在后脑勺望着星星摇曳的夜空。
“诶,唐哥别躺着了,给我们聊聊你当初怎么进的职业战队呗。”
陈毕言性子体贴一些,注意到今晚的唐观兴致似乎不高,她抛出了话题,企图让热闹的氛围也将唐观渲染其中。
唐观听见这话愣了一下,他连头都没动一下,他想起自己的青春,没有胡杨林,没有芦苇荡,更没有日出日落。
“我当初啊,就是趁别人认真学习的时候在黑网吧熬夜奋战,后来就打进职业战队了。”
他轻描淡写了自己的过去。
只是说这些话的时候不可避免想起那些没日没夜的训练,没进职业战队前,老师同学都说他是网瘾少年,他逃课,翻墙,靠着他爸才没被学校开除。
那时候其实没人信他真的能打成职业选手,但他自己觉得自己能。
没成年进不了网吧就整天在乌烟瘴气的黑网吧游荡,靠着菜市场网吧烂得一批的设备活生生打上了国服前一百。
别的同学坐在教室里背知识点背题型,他在背每一个角色的技能时间有几秒,计算每一场的旗帜刷新概率。
进了战队后他毅然决然放弃了读书,他爸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好在他妈虽然脾气差了点,但是个有魄力的人,她愿意让唐观去拼一拼。
他们约定,如果十九岁以前他不能打出成绩,那他就回高中复读,考大学,走正常人该走的路。
他答应的时候就从没想过自己会失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