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对章诚的第一印象很好。
而杨宪也因此同样很礼敬的将自己的来意告知给了章诚。
“刘伯温应该还在视我们为贼寇吧?”
章诚倒是因此笑着问了一句。
杨宪道:“家师不知内情,故以从大流耳,但家师非偏听偏信之辈,故派我来这里看看!”
“那希武看出来什么没有?”
章诚问道。
“在下看后,只想加入章先生的义军,推翻暴元,以从天道人心。”
杨宪这时回了一句,且对章诚拱手作揖:
“还请章先生收留,哪怕是让在下为一小吏,亦足矣!”
“盖因,在下从小便立志安民,为此不惜勤学苦读,而非为我个人富贵,如今天下,我只看见章先生这里在真正的开民智、安民生,故我杨宪岂能不从?!”
杨宪说后就抬头看了章诚一眼。
章诚道:“我这里不一定就能成功。”
“在下不在乎能不能成功,只在乎有没有实现平生志向的机会。”
杨宪回道。
章诚知道,历史上的杨宪最初是以做情报工作出名,曾担任朱元璋的检校,检举了很多权贵的不法行为,包括朱元璋外甥朱文忠身边的儒士,也都因为他的检举而被处置,只是后来到中书省后陷入党争太深,而最终因为党锢之争而被杀。
而章诚倒是想继续发扬杨宪在特务上的才干,便道:“你便在我拱卫司任主事,负责对外打探各种消息,联络士林中人,让他们尽量为我们所用,毕竟你也是士林中人,能与他们结交上,也熟知他们。”
杨宪拱手称是,且向章诚作揖称谢。
接着。
杨宪就道:“在下正有一事要告知章先生。”
“什么事?”
章诚问了一句。
杨宪则看了汪广洋一眼。
汪广洋颇为惊愕,随后还是主动退了出去。
杨宪则才来到章诚身边说:“据我在行省的朋友说,中书右丞朵儿只奉脱脱之命,已尽调集庆之兵渡江来剿义军,分成数路,其中,由万户伯里率兵万余人来这里,欲攻下瓦梁垒断六合后路,预计就在下旬到达瓦梁垒。”
章诚点了点头。
杨宪继续说道:“朵儿只从脱脱之命,本欲攻下六合,结果在合围六合的时候,瓦梁垒被义军攻克,他自然不可能不管。”
章诚点了点头,且把汪广洋叫了进来,且问道:“我让造的青铜火炮监造的如何?”
“已经造好六门。”
汪广洋回道。
章诚道:“继续造,根据情报,元兵还得在下旬才到来。”
汪广洋拱手称是。
元兵这里,还不知道章诚部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行军进程,所以,万户伯里在率大军到达瓦粮垒,瓦粮垒一带,章诚部已经撤到干干净净。
“妖贼往哪里撤的?”
伯里只得问起当地乡宦应光祖来。
应光祖道:“去滁州的方向!还请官军务必消灭这支贼军啊,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鼓动刁民造反,十分猖狂,若不能尽灭,恐遗祸不小!”
“本官知道,等消灭他们主力,定清洗一遍这里!”
伯里说后就带着元兵往滁州方向而去。
结果,伯里所部就在河涧一带遭遇了章诚的伏击,被数千火器连番射击,几乎全军覆没,伯里本人更是在逃窜时被藏于当地芦苇水草间的民兵所俘。
章诚因此大悦,且对毛广吩咐说:“给滁州方向传递消息,让他们放心,进犯滁州的元兵已被击溃!”
“是!”
接着,章诚又对花云吩咐说:“立即回瓦梁垒,向当地顽固的豪绅宣告,我们又回来了!”
随后,章诚又对朱文正说:“按我们原订计划,你立即率神机营乘船渡江去集庆,攻其必救,记住,不可久留,要做好随时回来的准备!”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