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110章 杨宪看见章诚的义军后,决定加

第110章 杨宪看见章诚的义军后,决定加(2 / 3)

杨宪又发现在这讲学院旁边一溪流下游的院子内竟传来密集的敲铁声,而院子外,则有百姓排队领农具与武器的场面。

“还自造军械,还给百姓发军械与农具!”

“这就是我们汪参政!”

在杨宪惊骇之时,孙第九就将汪广洋带了来。

而汪广洋见到杨宪后倒认出了他:“希武?”

“朝宗?”

杨宪也跟着大为惊愕地唤了一声。

这个时代,士大夫群体没有很庞大,所以一地的士大夫大多都相识。

汪广洋和杨宪也不例外。

因而,杨宪则主动问道:“伱怎么在这里?”

汪广洋道:“说来话长,从去滁州看了一眼后,就稀里糊涂的跟着章先生了。”

杨宪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对汪广洋说:“看的出来,这位章先生是有意动员庶民来造天下的反,不但办学给庶民开智,还给庶民发武器,促农耕,更是通过《中华报》让寻常百姓熟知天下事,还通过这《中华报》鼓动百姓们造反。”

“没错!”

“这些百姓很多都是饥民,受苛捐杂税盘剥苟延残喘,每日饿毙者不知凡己,如今因为章先生要以乡野为发展重点,才让他们免受官吏盘剥,免受兵匪袭扰。”

“另外,按照章先生的意思,他们不能只指望好官英雄来救他们,得学会自救,因为好官和英雄都会因为恶势力的强大而难以支撑,所以才给他们发兵器,让他们学着怎么分析天下事,怎么组织动员,提拔他们当中觉悟高能力强的优秀者新的官僚,以对抗旧官僚。”

汪广洋说后就问杨宪:“你是为什么来见章先生?”

杨宪这里想了想后,就道:“我是来投奔章先生的。”

“投奔?”

汪广洋惊讶地问了一句。

杨宪很严肃地说道:“自然!章先生在这里发展百姓,令百姓恢复生产,恢复秩序,明显才是真正能得天下得民心民力的人,我杨宪岂能与天下百姓对立?”

接着。

杨宪又说道:“实不相瞒,我是奉家师之命来悄悄看看章先生这支义军的情况的,而家师之所以派我来,是想让我对付章先生,但我认为我没必要再对付章先生,我对付章先生,无疑就是跟天下百姓作对。”

“这非我愿也!”

杨宪拱手回了一句。

汪广洋则也给杨宪拱手作了一揖。

接着。

汪广洋就对杨宪笑着说:“那我带你去见章先生。”

章诚这时正在新建的船坞里指导船工们建造一种,降低艏艉楼,且将船楼并入船体的新型小帆船。

这种帆船便于架设更多更大的大炮,能于侧面攻击敌军水师与陆上部队,同时,还因为艏艉楼高度降低且并入船体,而不那么招风,故逆风的时候,船速也很快。

章诚造这样的船,自是为了将来渡江袭扰元兵做准备。

因为他是很赞同朱文正提出的可以随时渡江袭扰元兵的意见的。

“杨宪?”

而章诚在知道杨宪来见他后,倒是颇为惊讶。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会把这么一位大明未来的中书左丞招了来。

“让他来见我!”

章诚说着就忙放下了手中的图纸,只让朱文正继续带着几个当地老的造船工匠研究,而他自己则来到了船坞附近的屋舍内。

很快,汪广洋就带着杨宪走了进来,见到了章诚。

章诚打量了一下杨宪,只见眼前这位中年人中庭饱满,两眼颇为有神,上唇一圈黑黑的胡须,倒是让人看着就觉得严肃。

“希武为何要见我?”

茶过三巡后,章诚就先问了一句。

杨宪也在打量着章诚。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位章先生虽然比自己年轻,皮肤也比自己白净,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子弟,但明显家教甚好,所以对待自己也颇为有礼尊重,神色间毫无倨傲之气。

当然。

杨宪不知道的是章诚是因为知道他在历史上不是普通人,所以才多了些重视。

但无论如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