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战乱瘟疫,人口大降,魏武帝施行以胡补汉之策,以氐、羌填充关中,以匈奴填并州,以乌桓填幽州。
虽然快速恢复国力,却也为后来的五华乱胡埋下伏笔。
遇上司马家的八王之乱,华夏元气大伤,这些胡人立即化身虎狼……
刘道规一阵欣慰,曹思霏不愧是贤内助,不声不响的培养出如此合适的继承人。
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这些是从何处学来的?”
“儿前些时日正好读到江统的徙戎论,颇有所感,《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戎狄性气贪婪,凶悍不仁,不可以晋民待之。”
说出些话,说明他真将书读进去了。
殷仲文的那句“勤奋好学”,看来并非奉承之语。
刘道规常年征战在外,刘穆之留在建康,内政上正好缺少一个总揽全局之人。
老刘家的资质其实都不错,都能文能武,只要不娇生惯养,都是栋梁之才。
“从今日起,我升你为骠骑左长史,军政庶务,你可参议之。”
“儿领命。”
他今年十二岁,在这时代已经不算孩童了,而且继承了老刘家的身高优势,十二岁就健壮的如同十四五岁的少年一般。
乱世之人成熟的也快,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子嗣都是强大助力。
“文韬当以武略济之,我彭城刘氏以武立宗,武事亦不可荒废。”
刘义兴略有些懊恼:“儿虽苦练,却始终不及兄长。”
长子刘义武,出自沈月菡,吴兴沈氏的人一个比一个能打,近的有沈庆之,远的有沈田子、沈林子。
刘义武自幼被沈氏姐妹教导,在厮杀上颇有天赋。
不过五个儿子中,也就这两个儿子有出息,其他三个都是中人之姿。
“武艺会就行,不必精通,将来也用不着你冲锋陷阵。”
“是。”
刘义兴在刘道规面前恭敬的有些疏远。
不过父子两人常年不在一起,有些生疏在所难免。
这时候军吏快步赶来,“将军,建康战报!”
“快快呈来。”刘道规等的就是这个。
西面的谯蜀和桓氏有王镇恶挡住,问题不大,北面的姚兴现在自顾不暇,那一万步骑只是虚张声势。
威胁最大的是妖贼,十四万人马水陆并进,何无忌战死,刘毅接连失守豫州、寻阳、桑落洲,妖贼顺江而下,直扑建康。
这道战报跌宕起伏,刘裕迎战妖贼并非一帆风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