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太极殿。
“行台之事万万不可,天无二日,尊无二上,骠骑将军奄有青、兖、徐、豫、司、荆、湘、雍八州,若再增洛阳行台,将置朝廷于何地也?置车骑将军于何地?”
谢裕挥舞着笏板,义愤填膺。
“行台非军府,骠骑将军此举有伤国体,断不可为。”祠部尚书王镇之也站了出来。
没人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力。
以刘道规现在的实力,若是设置洛阳行台,相当于另立朝廷了。
但若是不设置,便与骠骑军府生出嫌隙。
刘道规的反击来的又快又狠,直接将朝廷架在风口浪尖上,刘裕也颇为头疼,这等大事不是兄弟之情可以弥补的,而是两个势力在互相试探。
虽不至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但长期的对抗、角逐不会少,两边都想压住对方一头。
“刘尹,汝意下如何?”
刘裕望向刘穆之。
东晋立国,仿汉制改设丹阳尹,执掌军权、民政、诉讼等事务,并参与朝议,下辖十县。
官职不高,前途却不可限量,刘隗、温峤、羊曼、王坦之、司马恢之等人都曾担任过此职。
这也是刘穆之第一次从台后走到台前,殿中文武无不侧目,窃窃私语声不断。
刘穆之拱手道:“设置行台万万不可,属下以为,不妨迁都洛阳,还于旧都,既可安抚骠骑将军,亦可向天下昭示朝廷克复神州之决心!”
此言一出,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
刘穆之高明之处在于将球直接踢给了司马家和士族高门,只要迁都洛阳,所有争端立即消失。
还能从骠骑军府嘴中夺下一块肥肉来,朝廷迁都洛阳,那么司州和豫州就成了朝廷的势力范围,可以大大压制骠骑军府的实力。
但,洛阳位于边境,直面魏国铁骑。
司马氏和士族高门衣冠南渡已经八十余载,早就习惯了江左的温润气候,受不了洛阳的苦寒。
更别提还要与胡人对垒,这些人封田庄园僮仆都在江左,去了洛阳,一切从头开始。
若有这等魄力,早在桓温时期,就已经迁都洛阳了。
“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王镇之惊讶的望着这个貌不惊人的丹阳尹。
本来是士族联手向骠骑军府发难,被他三言两语就化解了。
谢裕道:“陛下年幼,克复神州非一朝一夕之事,迁都洛阳,便是置陛下与满堂公卿于胡人蹄下,万万不可。”
刘穆之乘胜追击,“自先帝驾崩后,国事日非,先有妖贼之乱,后有桓玄篡位,若非车骑将军与骠骑将军,诸位安能高坐于此?如今天下未定,魏秦蜀燕,强贼横立,常有东侵南下之意,值此多事之秋,诸位当精诚一致,同心协力,一同辅佐两位将军匡扶社稷,克服神州,而非斤斤计较,搬弄是非。”
这话说的有些重,令殿中诸人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