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郡。
数千骑兵贴着山脚飞奔,后面还跟着上万匹战马。
徐东三郡气候温润,水草充足,战马在粟豆和盐的喂养下,毛色油亮,膘肥体健,身躯高大,跑动起来,生龙活虎。
就连那些驴骡也非常健壮,驮负一名无甲士卒不在话下。
徐东三郡收复后,地广人稀,刘道规干脆当做牧场来用,用丁零、乌桓、鲜卑奴户为牧民,专门培养战马。
“不错不错,这些战马绝不比魏军差!”刘道规牵着一匹枣红大马,轻抚着马颈。
王元德抱怨道:“一匹战马日食豆、粟等精料五升,草料十斤,盐二两,两万匹马年耗粮食三十六万石,草料七千多万斤!为了养活这些马,属下动用了上万奴户,专门为他们种草。”
“这么多?”刘道规咋舌不已。
三十六万石粮食,都能养活十万步卒一年。
这还不算草料和盐的花销,难怪彭城没存下什么钱粮,这些战马就耗去了大半。
旁边的刘义武道:“草原的那些蛮夷自己都养不过,如何养活战马?”
“他们的马只吃草,跟人一样瘦弱,且装备不及我军,战马负载低,不需要这么精养,按他们的养法,属下也能养十万劣马出来。”
王元德在现有财力下,能养出两万多匹好马,能力已经非常强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汉家骑兵与草原的乌合之众自然不同,此次北伐若胜,元德当为首功!”刘道规赞赏不已。
关中与中原不同,没那么多的河渠,除了渭水,其他河道无法承载大型战船,水军作用有限。
这一战还要考虑北魏,拓跋嗣必然不会坐视,所有手上必须有一支强大骑兵在。
“若能克复神州,属下粉身碎骨也值了。”王元德忽然感慨起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同为太原王氏,在江左和在北方,简直判若云泥。
相比王恭、王国宝这些人,王元德才是真正的士人,能文能武,有家国情怀。
“不用粉身碎骨,北伐必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