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这“大通意”,本就是古神之间,相隔亿万光年收发信息的手段……的模仿,借鉴了古神对可观测宇宙一切生命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的独特算法。
泰玉当然不可能做到像古神那样,相隔亿万光年,把握住那边生命的基本信息,但当他掌握了周边星域生命通盘的“声息底色”,便大幅提升了对各类生命群体内部、各群体之间、群体与时空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敏感度。
只要“初觉会”的那张“暗网”,确实是通过这一领域发动,其流转轨迹,便注定要在泰玉眼皮子底下走一遭。
当然,精细度从来都是“大通意”的大问题,如果“初觉会”的“暗网”操作过于细微,就算在泰玉眼皮子底下动作,他也发现不了。
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看细节呢?
这样一个深藏在“天渊灵网”阴影之域、很有可能跨星系完成信息交互、超出人们观照和想象上限的“庞然大物”,哪怕与“天渊灵网”、与当年古神相比仍不值一提,但它已经是一个宏观的架构了。
即便它深藏在“天渊灵网”的阴影中,也隐藏在亿兆生灵的幻梦里,但这样的藏匿模式,与亿万光年外的生灵讯息比起来,哪个更模糊?
更何况,泰玉现在还把握到了对方的核心架构和运转趋势:
一直在背后支撑的那位“伟大存在”,甚至投落了一头“笨蜘蛛”,深入到那片诡谲的“尸骸丛林”里。
种种信息解析起来,难度还不至于到让人绝望的地步。
就算信息过于宏观,但在“佑冲星”上弥漫开来的“雾气披风”,恰是一个衔接“宏观”到“具体”的有效介质。
那些精熟于“天渊灵网”运转方式的正式祭司,同样也是可以利用的“副脑”。
泰玉并不是想独享有关“初觉会”的秘密,他只是觉得,在“伟大存在”这个终极秘密之前,不应该有其他的什么阴魂邪祟在此干扰。
“初觉会”可能对他的存在模式有什么误会,那就让他们带着这个误会,去和“万神殿”解释吧!
泰再度偏过头,直视“通灵妖眼”。
这次,他在“眩彩左眼”处一掠而过,着重关注“黑白左眼”,在那只有黑白灰存在的瞳孔结构中,分明窥见了更深层的隐秘。
那确实是一个隐匿在虚空和重重梦境深处的庞然大物,它时刻不停地流变,没有具体的形态,展现出来的也只是一个模糊的侧面。
当它不与物质宇宙、具体人物发生连接的时段,有感无应,且无知觉。
它有一个力量运转的核心,那片诡谲的“尸骸丛林”,即所谓的“觉者休眠之地,孽梦造化之国”,里面储存、运化着“幻魇之主”权柄和力量……哪怕只是一部分。
就这样,一个横跨宏大时空,在“天渊灵网”体系内外尝试出入的巨大的“寄生体”,便在他眼前模糊呈现。
泰玉逐步完善对这样一个宏观巨物的描摹,不需要太精细,只需要完成类似于“生命草图”那样的简略速写。
收集、沉淀的信息在“雾气披风”上逐步交汇转换,“宏观”和“具象”做了有限但关键的对接。
通过这个,泰玉将发生在“佑冲星”上的一些具体事件,与这个“宏观巨物”联系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