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蛊惑人心 > 第七十章 桃源何处

第七十章 桃源何处(2 / 2)

他伤得太重了,剑锋穿透了他的胸腔,将他心头的那块肉整个切除,没有死,便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秋夕轻轻抓住他的手,将他的手贴在自己的脸颊,哑着声音开口:“皇上好好睡,睡醒了,臣妾便扶着您出去晒晒太阳,秋日里金阳温暖,微风凉爽,皇上一定会喜欢。”

第二日,秋夕开始收拾整理这间茅屋,她从茅屋外摘了几枝金菊,插在盛了水的陶罐中,摆在皇帝的床头。

又从山间摘来野果,烤了野味,摆了几盘子,放在小木几上,等着他醒来。

秋夕从溪边挑完水返回时,床榻上空空如也,再看木几上的食物,动也未动过。

她愣怔片刻之后,开始满屋子慌张地寻找他。

“皇上——”

她一声一声叫着,在茅屋内找遍,又跑出去寻找。

远处梧桐树林下站了一个高瘦挺拔的身影,那人着了一件玄色中衣,那中衣上还有她缝补过的痕迹,他披散的黑发在秋风中微微扬起,几片黄叶打着旋儿在他的头顶飘落,轻轻拂过他的身体。

“皇上。”秋夕快步跑过去,拉住他由于在外而变得微凉的手,声音轻柔温润,“外面冷。”

皇帝转眸淡淡看了她一眼,眸光在她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继而没有开口,轻轻抽出了自己的手。

“皇上?”感到他将手从自己的手中抽离,接触到他淡漠的目光,秋夕惊愕着,有些受伤地看着他,“皇上怎么了?”

“多谢你救了孤。”他发声,声音没有丝毫的感情。

秋夕微微摇了摇头,红了眼眶,小心翼翼问出口:“皇上……不记得臣妾了么?”

“记得。”他说着,“太子的生母,孤的璇妃。”

秋夕抱住他的胳膊,眸中的湿意聚集成泪水:“既然记得,皇上为何……”

为何对她如同对待一个陌生人?

“日后不要靠孤这么近。”皇帝再次将自己的胳膊抽离,凉凉开口。

他继而转身,向着茅屋处走去。

留下秋夕一人盯着他冷峻的背影。

这个男人,真的是她的夫君么?

是那个自小爱她、一心想要娶她为后,为了她放弃了生命的夫君么?

为何他醒来之后,一切全部都变了?

秋夕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她软软往后退了几步,在原地站了许久,也没有接受皇帝这样的转变。

晚膳做好之后,秋夕将小菜与米粥盛好,放在托盘中端到他所在的那间屋子。

这间屋子里堆满了书籍字画,还有一张古木琴,显然,这茅屋原本的主人是一个极其高雅的居士。

皇帝正立在书架前,修长白皙的手在那些书籍上来回抚摸。

“皇上,用膳吧。”秋夕对着里面轻轻唤了一声。

“放下吧。”皇帝开口。

秋夕将托盘放在木几上,踱步到他的身边,却不敢靠近,停留在半米之外看着他,半晌踌躇着问他:“皇上在看什么?”

“此处是积雪山,这间茅屋是当年父皇命人所建。”皇帝的声音缓缓响起,语气没有一丝的起伏。

积雪山坐落在塞北与中原的接壤处,离棉齐城应当不远,这个茅屋,秋夕是知晓的,乃先皇为她的三姐所建,为的是退位之后与三姐在此处隐居。

没想到她与皇帝会被洪流误打误撞带来此处。

思及此,秋夕便忍不住想起昭儿和,还有青枣李承谟以及云儿,不知他们怎样了。

“皇上……写吃饭吧。”秋夕轻声转移话题。

她怕皇帝思起他已故的父皇和母后,怕他心伤。

皇帝缓缓转身,目光在那张古木琴上掠过。

秋夕看向那张琴,看了好久才想起这张琴乃当年的宫廷乐师傅子彦所有,那时候,他手中经常弹奏的琴就是这一张。

皇帝重伤初愈,胃口显然不佳,秋夕满碗的粥与小菜端进去,又剩下半碗端了回去。

山中的夜晚很快来临,眼见天色已晚,秋夕点起灯火,打了水,准备清洗一下由于日夜照顾皇帝而许久未曾清洗过的身体。

她在茅屋内找到了几件女子的衣裳,洗净之后晒干,挂在屏障上,自己则脱了衣衫,进入那一桶温热的水中。

水漫过疲乏的身体,涤荡着她身上的污渍,温温热热得滋润着肌肤,秋夕靠在木桶上,极大的困意来袭,不由自主地靠在木桶上迷迷糊糊昏睡过去。

模糊中一双臂膀将她抱了起来,扯了一块棉布为她擦了身体,又为她穿上了衣物。

她躺在那个熟悉的胸怀里,感到那个胸怀仿若为她而生,自己的身体与他贴合得无一丝缝隙。

这种熟悉的感觉,让她一瞬间鼻子发酸,在睡梦中湿了眼角。

半夜秋夕惊醒,她伸手摸了摸身边,身边空空荡荡,她即刻下床去寻找皇帝的身影。

她在那间书房中寻到他,皇帝正躺在书房的软榻上,没有闭眸,只透过窗户看着黑夜中的那轮弯月。

秋夕走了过去,在他的塌前蹲下身体,温柔出声:“皇上不睡么?”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