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楷模
余秋吃过早饭, 回妇产科值班室补眠。从前天到现在, 她都没能睡上踏实觉。
陈敏昨晚也没睡饱, 跟着打呵欠躺上了长板凳。
小姑娘满心疑惑:“余秋,你留在县医院开刀不高兴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有心事啊。”
杨树湾大队有那么好吗?为啥余秋好像很想回大队似的。
当然, 他们知识青年下山了,的确应该扎根农村,好好在泥巴地裏头滚一滚, 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可是留在县医院开刀, 有什么不好吗?明明这儿吃的好,睡得好, 老师也和气,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啊。
余秋笑着摸了摸陈敏的脑袋,含糊其词道:“就是因为病人多,所以才害怕。”
医生都是越做胆子越小, 到后面谨慎的甚至会迎来别人的嘲笑,因为手上接触的都是命, 就害怕自己一招不慎, 就耽误了病情。
陈敏非常乐观:“那见多识广啊,看的病人多了, 自然就不会错了。”
余秋摇摇头:“没有不会犯错的医生, 所有的人都会犯错。经验再丰富, 水平再高也还是会犯错。”
陈敏满脸疑惑:“既然这样, 你有什么好害怕的吗?”
余秋只摸揉揉她的小辫子, 没有回答。
其实她害怕的不是在技术上犯错, 这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别说是人了,就是神话故事裏头的神仙,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何况芸芸众生?她完全可以接受自己犯错的事实。
她真正害怕的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个向左走向右走,都会通向死胡同的决定。
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她真的不应该答应郭主任留在妇产科开刀,推广妇科肿瘤手术方式,打造现代化的妇产科专业队伍。
因为木仓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这个黑五类分子,很容易沦为众矢之的,然后被拖去当成典型劈斗。
就算她运气好,逃过了这些正治迫害,可大隐隐于市,出风头对她来说也是致命的。她不是李逵而是你鬼呀,一旦被人辨认出真正的身份,等待她的说不定就是牢狱之灾。
她肯定是疯了,她明明知道这些,她居然还想做事,她肯定是脑壳完全坏掉了。因为她居然疯狂地想要借力打力,利用这个荒谬的时代去实现她的目标。
她想提前推广医疗技术,让二十一世纪的先进技术提前面世。
对,她没有多厉害。
一个国产博士,在2019年的三甲教学医院简直烂大街。之所以她能够留在省人医,90%以上的原因是因为她有给力的导师,她的导师是大佬,在科裏头有话语权。
可她在这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972年到2019年,47年时间的医学发展,是笔巨大的财富。
这中间跨越的不仅仅是半个世纪,还有在无数人力物力乃至人命堆迭得出的经验与成科研成果。
医学是一门生命的科学,或者残酷点儿讲,它就是在不断的试错当中获得的进步。
海.洛因最早在临床上被用于戒除吗非上瘾。获得诺贝尔奖的前额叶切除术造就了《飞越疯人院》中的悲剧,全世界有几十万人因此受害。更别说造成无数产妇死亡的产褥热是因为当时的医生压根就没有无菌操作观念。
余秋想要推广自己所学所知的一切。这是个荒谬绝伦的痴心妄想,可她就是发疯地想要去做。
当医生最大的好处是时刻都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也是无数医生崩溃之后仍旧坚持干这行的真正原因。
还有什么比推动医学事业发展更能够体现从医者价值的事情呢?
一想到这一点,她就忍不住浑身直打哆嗦。按照蝴蝶效应,穿越者最好保持原状才安全,否则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可是余秋不想放弃,她不愿意为了未知的灾难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因为她完全可以预想到新技术推广以后可以给人民甚至整个人类带来的福音。
想要实现她的痴人说梦,那就只有利用现在的平臺。
医学是等级森严的学科,医院是最讲究排资论辈的地方,除了这样一个疯狂的时代,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容得她一个小赤脚大夫指手画脚肆意妄为。
被称为“母亲的救世主”的匈牙利医生塞梅尔魏斯伊格纳兹菲利普不过是提出接生医生应当清洗消毒双手以及手术器械,以此来降低产妇感染死亡率,就被当时的权威与主流思想所排斥,最后甚至精神失常。
他还是医学博士呢,尚且如此。何况是身为小小的初中毕业生赤脚大夫的她。
从这个角度上讲,现在的荒唐,反而是余秋的福音,让她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