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点鸳鸯谱(捉虫)
陈敏盯着电视机, 眼睛眨都不眨,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认真的不得了。连余秋招呼她去吃晚饭,她都一刻不停地强调等一下,她的课还没有听完呢。
余秋看着这姑娘的模样就忍不住嘆气。当老师的最希望碰到什么样的学生?当然是像她家小陈一样认真踏实的好学生。瞧瞧这执着的态度, 真是叫上课的人心裏头美滋滋,感觉自己太有存在感了。
余秋说这姑娘:“你也太认真了, 废寝忘食。”
陈敏不以为意:“我这算什么呀, 还有大肚子看电视都忘了肚子疼的呢。”
北田武给杨树湾妇幼保健院也捐了电视机。其他地方小孩子哭闹不休,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装的意义不大。电视机就放在待产活动室裏头,宫口还没开到三公针,一般不打无痛分娩的待产室。
这个时间段肚子开始有动静的孕妇们,多半依靠分娩球以及听舒缓的音乐还有呼吸控制法来缓解焦躁的情绪,减轻痛苦感受。
结果电视机一装进去之后, 那天刚好电视臺放的全是喜剧电影。有经典的法国片《虎口脱险》, 还有卓别林的经典电影。
待产室裏头的几位孕妇刚好疼的不是特别厉害, 眼睛就全盯着看电视了。每次助产士过去给她们听胎心,询问她们宫缩的情况, 她们都感觉自己疼的还好。
亏得助产士作为医务人员从来不敢完全相信大肚子的主观感受, 伸手一摸,那个宫缩叫频繁的。再把人带回产房裏头一检查, 天啦, 宫口几乎都开全了, 居然还疼得一般。
明明这个孕妇先前刚开始有不规则宫缩的时候,就觉得吃不消,要不是知道杨树湾妇幼保健院24小时都有医生打无痛分娩,她几乎都没勇气生。
结果几场电影一看,她就忘了肚子疼这回事。
她孩子出生后,家裏头的长辈全都开玩笑说孩子小名应该叫电视,要没有电视的话,她才没办法生的这么顺利呢,连无痛分娩都没来得及打。
余秋目瞪口呆,看样子电视机对人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居然都能这样。
她又认真地警告小陈大夫:“都给我悠着点哈,别到时候一直盯着电视看眼睛吃不消。尤其是孕妇本来就应该休息,太疲劳的话对大人孩子都不好。”
“那也比疼得难受强。”陈敏不以为然,“你让她们听音乐,她们要能静下来呀,那太难了。看电视,还简单些。耳朵跟眼睛都用上了,註意力自然就转移了。”
余秋琢磨一下,可能还真是这个道理。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习惯慷慨激昂的生活方式。弄个轻音乐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些怪怪的,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进入状态。
这倒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究竟什么样的音乐疗法最容易帮到孕妇呢?人类有共同点,但同样存在个体差异。
余秋琢磨着应该把这个点记下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专业人士搞相关研究。
陈敏没空看余秋,嘴裏头倒是给了个建议:“那你们还不如播小说呢,敌特的那种,特来劲。”
余秋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不能太惊险刺激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孕妇心情放舒缓下来。我想喜剧类型的可能会比较合适,主要是温馨路线的。”
小陈医生已经没工夫再搭理余秋,人家正在奋发向上,好好学习呢。
余秋看陈敏眼睛还盯着电视机,完全没有同自己一块儿去吃晚饭的意思,只对她嘆了口气,表示放弃。
好吧,作为老师她得积极鼓励勤勉好学的小姑娘。
她还是自己先去吃饭吧。
卫生院食堂裏头的本院职工已经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打好饭菜带回去吃了。食堂大师傅却忙得热火朝天,因为外卖窗口人潮汹涌啊。
都入了夏,天黑的晚,况且晚风一起,吹跑了烈日炎炎,正是舒爽凉快的时候。红星公社人民的夜生活自然也要丰富多彩些。有下了工特地到街上来逛逛的,也有拿着自家做的吃食小玩意上街卖的。
人流量一大,消费需求自然就相应增加了。看样子老廖那家伙有个观点的确没错,那就是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只要有人在,客观政策支持,无论客观自然环境有多糟糕,当地都能够创造出经济奇迹。
余秋也不麻烦师傅,自己特别利落地端了碗面条到旁边去吃。
她刚拿起筷子就瞧见郝红梅从门口进来。红梅姑娘也是抽空关了几分钟供销社的门,赶紧打好晚饭就回去继续站柜臺呢。
瞧见余秋,她倒是激动的很,一迭声的招呼余秋跟自己一块儿回供销社。
他们供销社进了一批好东西呢,都是顶顶的时鲜货,拿出去绝对叫人眼前一亮。
余秋跟大师傅打了声招呼,直接端着面条碗跟上郝红梅的步伐。
供销社现在可是鸟枪换炮,又扩大了经营面积与经营范围。没的话讲,不扩大不行,因为这么多衣服起码得有地方挂着摆出来叫顾客看吧。
余秋瞧得眼花缭乱。她从海南岛上回来之后,已经习惯五颜六色转换为蓝黑基调。结果猛的一睁眼睛,又瞧见这么多款式各异,颜色鲜艷的衣服,她可真是回不过神来。剎那间,她甚至有种自己人还在海南岛上的错觉。
郝红梅美滋滋的,伸手指点余秋看:“你瞧瞧,这些好看吧?特别精神。我准备给我表姐家的孩子也买件小夹克,他要过生日呢。”
余秋看着这些款式不走寻常路的衣服,说话声音都不由自主地哆嗦了:“已经开始卖了?都生产了?”
郝红梅点头,满脸理所当然:“对呀,这可是新鲜货,因为咱们红星公社名头大,我们才能进到的呢。”
余秋呲牙咧嘴,原来她临离开海南岛之前,二小姐说要送给她的礼物是这个呀。还说她的礼物可以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
妈呀,何止是陪伴在身边,完全是贴身了。
余秋一想到二小姐曾经勾搭胡二姐的话:“你喜欢什么衣服我就给你做。”,顿时浑身一阵恶寒。
她倒是有点儿担忧:“这衣服会有人买吗?大家会不会觉得很奇怪?”
郝红梅倒是无所谓:“有什么好奇怪的?都是衣服呀。你等着,我保准买的人多的很呢。我们这衣服不用布票,绝对抢手。”
她拉开门,拿着粉笔在外头的小黑板上书写:“新到衣服一批,男女老少都有,不用布票。”
看样子票证已经成了大家头上的紧箍咒,一见不用布票,郝红梅跟余秋的面条还没吃几口呢,外头就有顾客上门打听消息,到底是什么样的衣服?
郝红梅哪裏还顾得上吃饭,她立刻指点给顾客看:“这些,都是的确良的材料,挺阔阔的,可精神了。”
的确良就是人造布,是涤纶的纺织物,不用从地裏头长棉花长麻,听讲是直接从石油裏头提炼的。那黑乎乎的石油居然能做出鲜艷的衣服,科学家的确厉害。
听讲二小姐还要搞个石油化纤厂,省得从臺湾岛运布过来,实在太麻烦。弄个现成的纺织厂,那就省事多了。
郝红梅劈裏啪啦传播小道消息,还忙着给顾客做产品介绍。那顾客盯着裏头的衣服看了半晌,最后决定给自家孙女儿买件白衬衫,买条蓝裙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