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这段两分钟的小剧情就结束了。这段小剧情,初看不以为意,但现越咂摸,越觉得心意难平。
而86版西游记,它好就好在这样的细节上。
在原著里面,虎皮裙是孙悟空自已缝的,唐僧没有在油灯下为孙悟空缝着虎皮裙,没有扎破手指,他们之间只有“你若不听,我便念那话儿经”;
唐僧也没有和女儿国国王游园,没有说今生来世,只有“我怎肯丧元阳”的嫌弃;
在原著里面,妖都是不得好死的,那些和唐僧吟诗作对的树精杏仙,没有答终没有被饶恕,一个个都被连根拔起。
所以,原著的西游,是个现实的世界,它有等级尊卑,它有残暴掠杀,它是阶级固化的,它是不讲感情的。
86版西游记,它拍出了原著没有的酸与涩,拍出了原著也写不出的那种温存,它就在诸如灵台方寸山这种地方,为我们敲开了一个裂痕。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86版西游记,就引导着那束光,照进了这个冷酷到让人绝望的西游世界。
现在,我们再来看那个孙悟空回到的地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觉得这一处拍得天衣无缝。
“灵台”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也是个心字,所以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就是心里挂念的一个地方。
一个成年人最无助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地方,总会想起心里的那个人。但是,我们可能都回不去了。
这个地方,孙悟空有,我们每个人也都有。
方寸山也好,缝虎皮裙也好,女儿国游园也好,老版西游记里这些值得细品的故事,是一群会拍戏的人,看懂了原著,也历经了世故,埋进去的彩蛋,塞进去的光。
所以,如果概括86版西游记的经典之处,恐怕就是这十个字:
举头望神仙,低眉思人间。
这便是其中一个细节了
这里祝守一再说说第二个他想到的细节。
而其中祝守一可以说最喜欢的剧情是乌鸡国那个故事了。这个故事也是有着细节的。
乌鸡国可以说是电视剧和原著区别最大的一劫之一。
电视剧不仅加了原著里没有的那个太监,甚至把表达中心思想最关键的信息都给删了。
原著是这样的。
死去的真国王托梦给唐僧,求他降妖。
悟空变了只兔子,把正在打猎的太子引到宝林寺,并告诉他当朝国王是妖怪。
太子于是偷偷进宫与母亲对质,确定了真相。
悟空骗八戒把真国王的尸体从井里驮出来,并从太上老君那要了仙丹,救活了国王。
之后妖怪被悟空揭穿。
悟空刚要打杀他,文殊菩萨赶到,说了句永恒的手下留情,收走了妖怪。
电视剧没有交待的关键信息是:
原来妖怪并非无缘无故的害死国王。
当初这国王好善斋僧,如来决定派文殊来度他归西,成金身罗汉。
因为不能原身相见,文殊变做一个凡僧,问国王化些斋供。
谁想几句言语相难,国王便把文殊丢在御水河中,浸了三天三夜。
如来很生气,于是派妖怪推国王下井,浸了他三年,以报文殊三日水灾之恨。
大致剧情就是这样。
原著当然要详尽的多,前后一共五章的篇幅。
二作者写西游记的初衷
我们知道西游记看似是部神魔小说,其实写的还是现实中的事,表现的还是现实中的人,讽刺的是黑暗的明朝社会。
由于明朝的残酷统治,因此不利于政府的事,作者不能说。
别说明朝了,哪朝哪代都一样,只要它是由人组成的社会。
但吴老爷子实在憋的难受,怎么办?所以他只能采取春秋笔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初衷。
谷鐉/span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描绘出事件的全貌,隐藏的真相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