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傍晚仅有几分钟,随后,天地陷入漆黑。绿州外灌木、胡杨之类树木组成十数公里防护林被黑暗吞噬。一片黑暗中央,是座灯火通明的城市,艾丽斯城。艾丽斯城是座特殊城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城市面积1385平方公里,人口36万。但城市居民却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甚至城市都不曾出现在共和中国地图上。市名却由总理亲自命名。
艾丽斯市民不需要担心失业,保持零失业率同时,平均收入远高于中国其它城市,而且,城市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医疗、食物,交通工具。最特殊之处是,非常安全。冬天沙漠之中寒意逼人,城市外隔离铁丝网围墻上一行电灯闪烁,一跟望不到头。入夜后,巡逻队武装巡逻频繁,数道铁丝网围墻警戒塔上,警卫不时转动探照灯,探查防护林隔离带。
铁丝网内城区,荷枪实弹的哨兵夜以继日在工作区研究所里流动放哨。两人一组沿一条非常覆杂的路线巡视研究所。尽管已深夜十点,工作区研究所楼宇仍然亮着灯,白天,除去武装警卫,工作区域很少见到行人。深夜更是冷冷清清,明亮灯光透过窗户和路灯一道将柏油路映的宛如白昼,偶尔有执勤警卫走过,别无他人。
两年来,理论部的理论研究陷于停顿,失败痛苦萦绕在研究人员心间。“有门,我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清寂的办公室内突然传出异常兴奋的叫喊,所有人目光都被一个年青人吸引。“怎么办?快说。”理论研究所负责人李觉先紧张的抓住邓稼先。邓稼先是西大原子物理学院一名在校生,在此担任助理。
核聚变炸弹研制并不是一帆风顺,尽管总理早在29年1月就下达研制“聚变炸弹”的任务,甚至将其命名为“氢弹”,但却有一些物理学家反对。整个基地都在讨论地球毁灭问题。尽管绝大部分物理学家认为这种危险不存在,氢弹爆炸不会引起地球链式反应,但平息争论却需理论上的支持,毕竟谁都无法承受判断失误的损失。
理论部所有人不分昼夜的计算、思考,用数月证实热核炸弹引起的反应不可能冲进地球轻元素,这是违反自然基本规律的。在取得成果后,理论研究所便致力于超级聚变炸弹的基础理论研究,但却举步维艰。
“原先理论认为,要用许多炸药来引起热核反应。原理说得通,但难以制造。如果不用大量炸药,改用别的方法压缩热核材料,很有可能成功。”邓嫁先激动的汇报。李觉先拍拍邓嫁先的肩膀,“抓紧时间上机计算,以数据说话。”无论如何,总是条新的思路。上机模拟计算必不可少,x基地有中国最先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
理论研究所月前,刚刚完成银河3计算机的安装,每秒钟可运算一亿次,使得繁杂计算轻松无比,电子计算机淘汰了初期的电动计算机。李觉先表情淡然,邓稼先却信心十足,“好,我现在就去计算机部。”“不知道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已经凌晨4点25分,银河3已经进行了五小时计算,但仍然没有消息。
“你觉得氢弹威力有多大?”于化鹏问老同学邓稼先。同届考入原子物理学院的1465名同学,只有123人进入艾丽丝城。没来城市参与工程前,于化鹏很难想象中国已经拥有可以毁灭一座城市的武器。“当前,原子弹最大当量4.2万吨,氢弹按照计算可达100万吨当量。”邓稼先回答。被命名为“宝贝”的氢弹威力竟然比原子弹大24倍。
“100万吨,可以把西北、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夷为平地。毁灭是原子物理的本意吗?”“研制超级炸弹,是为了防止外国人把同样的炸弹投在我们头上。”“但,如果我们把原子弹或者氢弹投到别人头上呢?”同学的话让焦急等待结果的邓稼先无言以对,联想起一些老师提案遭到拒绝而退出氢弹研制。
“共和27年至28年初,主要担心英国、美国或德国率先制成原子弹。29年,中国再也不需要担心别人拿原子弹威胁中国了,我们唯一担心的却是中国政府可能用原子弹毁灭别的国家。”参加工程的专家曾以联名信方式,试图说服国务院将原子弹作为防御手段,信起到作用,战争爆发已经三年,原子弹仍然末接受实战检验。
但过去三年,专家发现,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军方要求机构和参与工程的公司尽量缩小原子弹,满足军事需求。军方一直磨刀霍霍准备使用原子弹。携带原子弹的潜艇、远程轰炸机、弹道导弹,军方都已先后列装。
科学家甚至建议将原子弹投掷在沙漠或荒岛上作威力演示,并邀请其它国家代表参观,并向全世界宣布,已拥有威力强大的原子武器,迫使各国同意建立有效的国际监督,杜绝原子武器使用,造成核灾难。但军方显然不以为然,在沙漠上投掷原子弹远不如毁灭一座城市让人印象深刻,防御性武器梦想化成泡影,发明原子弹的学者无权支配创造成果。
“稼先,计算结果出来了,你是正确的。”一人冲出来,手中舞动一张纸,大声喊叫。从他手中接过计算结果,确信无误后,身高一米八的邓稼先像个孩子,蹦蹦跳跳嘴里一个劲地念叨,“太好了,太好了!”还意犹未尽的从兜里掏出一迭钞票使劲甩动,“走,上饭馆,我请客。喝黄酒吃螃蟹,一醉方休。”
大西北刺骨的寒风卷起纷纷扬扬的雪粒,啪啪地打在玻璃窗上。艾丽丝城“市政厅”会议室,却温暖如春,包括军方代表在内各研究所专家会聚一堂。“市长”张镇国静静坐在角落。“理论部不久前提出设想,使氢弹设计有新的突破,但还有不少难点尚未解决。“加强型”方案和新方案各有千秋,也都存在问题,应集中力量于哪个方案?请大家畅所欲言。”
身材高大的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邓嫁先,以浓重的安徽口音说,“我先介绍新原理设想。”邓稼先以数据、图表说明新方案原理、计算结果。于化鹏介绍新方案的物理基础,实现的可能性和途径,及困难。滔滔不绝发言时,汗水直冒,干脆脱下毛衣,只穿一件衬衫,边说边写,大黑板上满是草图、数据、公式。他的推断非常清晰,分析有条不紊。
会议结束后,理论研究所便将氢弹技术参数算出,从总体上勾画出结构、性能。根据理论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设计部绘出氢弹零部件图纸,送交第一、第二生产部加工制造。实验部则对氢弹部件进行检验。与此同时,协作公司开始按照要求,将特殊物资、元件,电子仪器、专用设备,源源不断运到生产制造厂,保证氢弹研制需要,一切按步就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