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 第168章 事了 (1)

第168章 事了 (1)(4 / 6)

陈延:“先把县衙的衙役全部叫来,打更的锣、所有能敲响的东西全部敲响,让所有人走街串巷,告诉城内的人,上游卯时洩洪,寅时后,我会依次锁住九臺县的东门、西门和南门外门,介时还留在城内的人,必需与城坚守,等水退后等待救援。”

章县令嘴巴微张,显然是惊呆了,这这这?洩洪锁城门留下来等救援,这,这不是等死吗?

……

他小心地朝陈延看去,然而这京中来的钦差面色淡淡,眼里无波,看不出话是真是假。

“还不快去?”陈延说:“准备东西。其余城门先不开,只开南门,我领人在门口等。”

“把县内的名册拿给我。再拿一些灯笼和蜡油。”

接连发出指令,章县令手忙脚乱地准备了起来,而此刻,被陈延留在城门口的侍卫们已经就地取材,做了一个简易指挥部,挡住雨水后,陈延点亮了灯,看了眼名册。

好消息,九臺县的人比府城那边登记得更少。

此刻,前置准备工作做完,某些人还在家中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谈判时间到来,就听到雨幕之中,锣鼓喧天——

“报!九臺百姓们听好了,九臺县上游万昌堤今日寅时即将洩洪,钦差大人现在在南门口等候迁移百姓!大家收拾好细软,快点准备好!县内寅时后卯时前封门,介时不出者将与九臺共存亡!”

第一遍,大家以为是开玩笑。

第二遍又响了,这些等待的人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洩洪迁户已经开始了,而那位来的大人,并没有与他们商谈的意思。

他好像并不在意任何百姓,透出一股昏聩无道的:你死就死了怪自己的贪官样式。

“……莫非来的真的是个贪官?怎么完全不管我们的死活?”

而城内正在睡梦中的百姓很快被锣鼓惊醒,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但对于权利怀着十分的敬畏,虽然戛然而止的消息有些离谱且冷肃,但在惶惶之后,他们反而是第一个接受此事的。

立刻就在家里收拾行囊,然后披着蓑衣闯入了雨幕之中,在踉跄跑过街道,出南门看见许多身着甲胄的士兵时候,他们的心才落了下来。

陈延在小木屋内,见人来,立刻差身边人安排给来的百姓编组。

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只有指示和公事公办,反而第一时间把人给镇住、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便是等。

第一个时辰,是城里的锣鼓声最密集的时候,几乎每分钟都会有人叫,到第二个时辰,敲锣的人就会显着减少。

这也是陈延给城内拿乔的众人安排的心理压力。

锣声渐少,是不是说明着……说明着城内的人变少了呢?

城内。

百姓像是蚂蚁搬家一样,在埋怨中、迷茫中缓慢出了城,而稍微有些实力的家族还在挺着,他们在赌,赌陈延不敢这样不来叫他们。

可外头的声音真的慢慢变小了,真的慢慢没有了,好像有许多人离开了。

大家逐渐慌了,没有人知道外边的事,所以这些人想了想后,决定派人去打探,发现九臺县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

众人开始慌了,又去县衙看了下,还好,章县令还在,有些能等的还在等,但有些压力大的,已经忍不住放弃了。

清点好家里的东西就等着出发了。

一个人放弃,那么和他差不多的人,也会接连放弃,逐渐,天色有些蒙蒙亮,九臺县该出城的人基本都已经出城了。

只有冯家、杨家两家还在等。

还是没有人来找他们谈话,冯家的人忍不住去问自己的老祖宗,这是怎么回事,老祖宗也不知道啊。

这,这洩洪,按理来说朝廷上是有规定,必须要协调当地的百姓,怎有如此之辈?

走就走,不走就死!?

“你们去看看章县令如何!”

冯家派了管家出门探查,而另一边城门口,天色亮了些,下了一晚上的雨,因为地势有些低,九臺县这边也积水了。

凌晨还没有人的城门,此刻已经挤挤挨挨一片了。

有人很狼狈,有人淋雨多了,生病了,陈延尽量不去看这些,而是冷着脸,叫人去把章县令叫出城,并开始封锁东城门。

他算了,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出城了,只剩章县令着重提过的冯家和杨家不在。

两家都是有钱人家,还都提前得到过消息,那么陈延猜想,他们是做过出行准备的,做过准备那就好——

呵呵,不愿意被护送着走,那就等着舔着脸自己跟上来吧。

章县令一家是最晚出城的,他在九臺县当了许久的父母官,在任上不说功绩上上,但总体算是比较亲民的,在百姓间素有贤名。

陈延前面已经唱过了黑脸,等章县令来后,他令章县令在众人面前大唱红脸。

从‘舍小家为大家’、‘以九臺县护西江府’,朝廷不会亏待我们等等角度出发,天是寒的,雨是凉的,但人心是热的。

萎靡的人心在此刻略有振奋,而陈延又起身,拔出了自己的长剑,大声道:“洩洪在即,我们走的这条路!将是救命路!”

热门推荐